初秋的哈尔滨绿水青山环抱,幸福歌声飞扬。在习近平总书记“两山理论”的指引下,哈尔滨用绿水青山打造四季旅游高质量发展,用冰天雪地创造“冷资源变热产业”的冰雪奇迹,用万顷湿地再造福泽一方百姓的大美生态风光。
多年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累累硕果,让哈尔滨在打造“宜居幸福之都”的道路上踔厉奋发,在为人民群众不断创造美好生活中奋楫前行。
绿水青山 助力四季旅游融合发展
瀑水含秋气,垂藤引夏凉。今年夏天,绿水青山环抱中的哈尔滨气候凉爽怡人,在全世界都“火出了圈”,中外游客纷纷来哈尔滨度假避暑。北京、杭州、上海、广州、重庆等全国各地飞往哈尔滨的航班几乎班班爆满,一票难求。
来自英国的杰森用视频记录着自己的哈尔滨之行,他说,哈尔滨的天好蓝、树好绿、城市好美,希望大家都能来感受一下这里的美食美景。
绿水青山怡人 冰天雪地更迷人
夏有凉风冬有雪,捧出绿色就醉人。哈尔滨成为全国最旺的旅游目的地之一,得益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更得益于早已在这里落地生根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论”。“十三五”期间,哈尔滨接待游客4.06亿人次,旅游收入6271.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4.8%,连续5年民航客运吞吐量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哈尔滨的绿水青山怡人,冰天雪地更迷人。2022—2023冰雪季,哈尔滨接待游客3320.4万人次,冰雪旅游总收入309.8亿元,连续6年荣获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持续多年成为全国冬季最热旅游城市。
文体旅深度融合 四季游协调发展
践行“两山理论”,拓展四季旅游,超前谋划的“超长冰雪季”“超长避暑季”,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丁香节、啤酒节、登山节、冰雪节等大型节庆活动,不断激发着游客的消费热情。同时积极发展的乡村、康养、研学等多种旅游业态,中华巴洛克历史文化街区、太阳岛风景区东区等7个省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的创建,不断刷新着人们的旅游体验,成为新的旅游增长点。
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局长王洪新表示,哈市从6月20日起开展了夏季避暑旅游“百日行动”,进一步促进旅游产品全面升级,全力打造国内夏季避暑旅游首选目的地。“同时,我们高质量办好第36届中国·哈尔滨之夏音乐会,以‘哈夏’为平台,向世界展现‘音乐之城’的深厚音乐文化底蕴。2023年1至8月,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988.4万人次,同比增长78.1%,占全省59.86%;旅游收入718.7亿元,同比增长102.5%,相当于全省77.7%。1至8月,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385.2万人次,同比增长93.2%,继续位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其中,6月1日到8月15日,机场吞吐量476.4万人次,同比增长54.3%,凸显哈尔滨旅游从冬季‘一枝独秀’到冬夏‘两季繁荣、四季发展’的良好发展态势。”
深耕文体旅融合发展。多年来,联合国授予的“音乐之城”品牌打造,“东亚文化之都”城市间的交流合作,哈尔滨马拉松、轮滑马拉松世界杯、国际体育舞蹈公开赛、冰盘中国杯、亚洲健美健身锦标赛、中俄高校女排邀请赛等一系列高水平、极富观赏性的精品赛事举办,让哈尔滨刷爆了世界各国游客的朋友圈,吸引着更多的目光,迎来更广阔的发展前景。
“两山理论”的生动实践,让哈尔滨旅游“冬强夏弱”的结构特征得到根本改变,绿生态和冷资源优势被充分释放,实现了四季协调发展的全面升级。
冰天雪地 把冷资源聚变成热产业
冰雪是大自然的馈赠,也是有着深厚冰雪历史文化底蕴、群众基础与冰雪运动氛围的哈尔滨深入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打造“冰雪文化之都”得天独厚的资源。
景区提档升级
打开“冰雪+”旅游发展新格局
作为我国冰雪旅游、冰雪运动的摇篮,哈尔滨独家出品的冰雪大世界、太阳岛雪博会、冰灯游园会、亚布力滑雪度假区等观光体验类冰雪旅游产品驰名中外,集冰雪观光、冰雪运动、冰雪休闲等多样化形式于一体的旅游体验,逐步开发打造的“冰雪+”旅游发展格局,为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2—2023冰雪季旅游的爆火,让哈尔滨加快了建设四季冰雪项目的步伐。高标准规划、高质量建设、高水平管理、四季常态化运营的冰雪大世界、极地公园、哈尔滨热雪奇迹等冰雪旅游景区进一步提档升级,助力哈尔滨冰雪旅游从一季走向四季,实现跨越式发展。
接棒北京冬奥
“奥运冠军之城”成功申办亚冬会
作为“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实践地,哈尔滨火的不仅是冰雪旅游,还有冰雪体育。2022年北京冬奥会上,以任子威、张雨婷、隋文静、韩聪为代表的哈尔滨健儿为中国代表团取得3金1铜,让哈尔滨成为北京冬奥会为中国体育代表团贡献最大的城市,被中国奥委会授予“奥运冠军之城”称号。2023年7月8日,哈尔滨成功申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亚冬会不仅将充分释放哈尔滨的冰雪经济优势,同时也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提供了新动能。
高标准谋划
冰城启动上合冰雪体育示范区建设
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第22次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元首理事会上赋予我省我市的重大政治任务,是充分释放冰雪资源优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是提升对外开放层级、增强城市吸引力和影响力的重要实体支撑,是打造向北开放之都、冰雪文化之都、宜居幸福之都的有机融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5月26日哈尔滨成立启动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冰雪体育示范区市领导小组,高位推动、高标准谋划、高水平建设,把示范区建成国际冰雪体育运动的集聚区、冰雪经济的增长极、国际合作的新平台。
为发展冰雪体育运动,2022年,坐落在哈尔滨城区各个角落的10个气膜馆拔地而起,让冰雪项目在这座城市不再是冬季的专属,而成为四季的日常。在“内外驱动”的合力下,冬季铁人三项世界杯、速度滑冰世界马拉松等众多赛事活动在哈尔滨先后登场。2022年冬,超70项赛事活动在丰富市民业余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带动着体育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
四大板块并进
打造“冰雪文化之都”硕果累累
为践行“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进一步化冰雪资源优势为产业竞争优势,哈尔滨积极拓展冰雪产业链条,形成了以冰雪旅游为主导的集冰雪渔钓、冰雪装备、冰雪赛事、冰雪体育、冰雪文化、冰雪经贸等多样化业态于一体的集聚形态。以体育运动为支撑的冰雪体育产业不断发展壮大,形成了以冰刀、雪板、冰壶为主的冰雪运动装备和以索道、魔毯、造雪制冰设备为主的冰雪场地装备两个产业体系。哈尔滨乾卯雪龙体育用品公司总经理李向东表示:“有着发育成熟的冰雪消费市场,又有产业园区和政策的护航,企业甩开膀子大干的时候到了。”
2020年哈尔滨寒地博览会,吸引14个国家和地区的300余家企业参会,签订意向成交额5.3亿元。2021年“寒博会”升级为哈尔滨冰雪博览会,由经贸洽谈会、特色展览会向专业冰雪经济盛会转变。2023年3月,为期3天的2023哈尔滨冰雪博览会,有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线下+线上”共同参展,累计吸引155万人次线上线下观展,实现意向成交额25.6亿元,比2020年上涨近5倍。
作为冷资源的集聚地,通过化“短平”为“长链”的方式充分发挥冷资源的热效应,哈尔滨为中国冰雪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样板。在我国超9000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中,在哈注册的冰雪运动相关企业超640家,位列全国第一。
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重要论述精神,抢抓后冬奥时代发展机遇,全面提升哈尔滨冰雪旅游经济的附加值、产业链,更好地把“冷资源”打造为“热产业”,2022年5月31日,哈尔滨市印发施行《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用政策红利助推哈市冰雪经济快速发展、高质量发展,为打造冰雪文化之都擘画了发展蓝图。
以冰雪运动、冰雪文化、冰雪装备、冰雪旅游为产业发展方向,集冰雪文化旅游体育名城、冰雪文化体验和传承地、国内冬季旅游首选地、国际冰雪经济示范地于一体的“冰雪文化之都”建设,让习近平总书记“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的重要论述,在哈尔滨逐渐变成现实。
抬头有蓝天 开门见青山
美好生活就在身边
一江碧水衬两岸美景,座座青山引游人如织。一到周末,平日里安静的群力外滩湿地公园便热闹起来,在这个城市中绝无仅有的原生态湿地公园里,野鸭、鸳鸯在荷花的陪伴下悠然自得。孩子们嬉戏,大人们赏景,尽情挥洒闲暇时光。
与这里的“都市喧嚣”不同,距离市区二环路15公里,是国内最大的城市湿地——滨江湿地,这里碧水环绕,湿地植被一望无际,人们静静地在这里观鸟、垂钓。
万顷生态湿地,福泽一方百姓。穿越城区的19.87万公顷湿地,让哈尔滨拥有了强大的城市之肾,并因此获得首批“国际湿地城市”。近年来,哈尔滨生态环境的改变、万顷湿地的变化,不仅让市民在“一脚油”范围内,享受到更多可以休闲、露营、赏景的生态风光,也吸引了更多国内外游客。
“古往今来,人类逐水而居,文明伴水而生,人类生产生活同湿地有着密切联系。”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大美湿地,哈尔滨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要推进清洁生产,减少污染排放,推进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使黑龙江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生态环境更美好”的嘱托,不断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守护好蓝天、碧水、净土,在提升百姓生态环境幸福感的同时,为子孙打造可持续发展空间。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一江美景看不够的哈尔滨,天更蓝、水更清,森林走进城市,绿色遍布乡村,“抬头有蓝天,开门见青山”的美好生活就在哈尔滨人的身边。
成绩单
音乐之城
2010年6月22日,联合国副秘书长沙祖康亲手将“音乐之城”铭牌授予哈尔滨,哈尔滨成为亚洲唯一获此殊获的城市。
东亚文化之都
2017年8月7日,哈尔滨与金泽、釜山共同获得2018年“东亚文化之都”称号。
冰雪经济规划
2022年5月31日,哈尔滨市印发施行《哈尔滨冰雪文化之都(冰雪经济)发展规划(2022-2030年)》和《哈尔滨市支持冰雪经济发展若干政策措施》。
十佳冰雪旅游城市
2022—2023冰雪季,哈尔滨接待游客3320.4万人次,冰雪旅游总收入309.8亿元,连续6年荣获全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榜首,持续多年成为全国冬季最热旅游城市。
冰雪博览会
2023哈尔滨冰雪博览会,来自19个国家和地区的500余家企业“线下+线上”共同参展,累计吸引155万人次线上、线下观展,实现意向成交额25.6亿元。
旅游收入倍增
2023年1至8月,哈尔滨市共接待国内外游客6988.4万人次,同比增长78.1%;旅游收入718.7亿元,同比增长102.5%。
成功申办亚冬会
2023年7月8日,哈尔滨成功申办2025年第九届亚冬会。
东北四大机场首位
2023年1至8月,哈尔滨太平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1385.2万人次,同比增长93.2%,继续位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
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十三五”期间,哈尔滨接待游客4.06亿人次,旅游收入6271.3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0.1%和14.8%,连续5年民航客运吞吐量居东北四大机场首位,成功入选首批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
冰雪运动经济
我国超9000家冰雪运动相关企业中,在哈注册的冰雪运动相关企业超640家,位列全国第一。
小锅炉“清零”
2021年,哈尔滨在全省率先实现建成区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清零”和建成区65蒸吨以上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
碳排放
在全国碳市场第一个履约期,哈市推动17家发电企业纳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碳排放配额累计成交200万吨、7187万元,“十三五”时期碳排放强度累计下降18.2%。
空气
2022年,哈尔滨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10天,同比增长32天。
水质
2022年度,哈尔滨水质优良率达84%,同比提高8个百分点。
绿化2022年,哈尔滨完成造林1783.4公顷,城区新增公园(游园)5处,新植树木4.4万株,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16588公顷,比上年增加359公顷。
哈尔滨日报记者 封娇/文 韩伟 刘洋 孙岩/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