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体育局日前发布的《北京市进一步促进冰雪消费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提出,充分运用冬奥遗产,推动冬奥遗产利用效益最大化,持续推动冰雪消费与商务、文化、旅游、科技、会展等业态有机融合,释放消费潜力、提高消费品质,打造冰雪消费新的经济增长点。
《行动方案》要求,到2025年,北京冰雪场地设施更加完善,全市有效冰面面积不少于1800平方米的室内标准冰场数量达到50块以上,每区至少建有1块室内标准冰场;冰雪运动人口不断扩大,达到1200万;每年举办国际高水平冰雪体育赛事不少于5场。
北京市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作为“双奥城市”,北京有着丰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世界一流的体育场馆设施,体育消费市场呈现出供需两旺的良好发展势头。北京冬奥会后,北京的冬奥场馆设施全部向社会开放,至今累计接待超百万人次,成为市民享受冬奥文化遗产、运动休闲的打卡地。北京将依托冬奥场馆,重点打造首钢园、五棵松、奥林匹克公园、首都体育馆、延庆奥林匹克园区等五个冰雪运动消费聚集区。鼓励冬奥场馆增加健身休闲、文化娱乐、展览展示、社会公益等综合服务供给,引入滑草、轮滑、旱地冰球等体育和文化娱乐体验项目,完善“陆冰转换”“双栖利用”等功能,打造全季运营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行动方案》提出,北京市将充分利用疏解腾退空间资源以及公园绿地、河湖水域等已有空间,围绕群众冰雪运动消费需求,因地制宜增设群众身边的滑冰场、嬉雪乐园等冰雪场地设施。与此同时,优化冰雪场所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探索完善冬奥场馆、大型冰雪场所、体育公园等配套设施和功能,不断改善冰雪旅游公共服务,探索在雪季期间开通市区往返大型雪场公共交通专线和增设冰雪摆渡车,创新建立全国首条冰雪运动装备器材快运专线。
此外,北京市还将加快集聚全球高水平冰雪赛历赛事,积极争取举办短道速滑、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冰球、冰壶、高山滑雪、雪车雪橇等项目的锦标赛、世界杯等国际赛事,吸引其在京落户。搭建冰雪赛事虚拟体验与消费场景,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创办虚拟冰雪赛事,激发冰雪消费新动能。(记者罗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