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弘扬北京冬奥精神 推进体育强省事业——我省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举办为契机推动冰雪产业发展
“中国人民同各国人民一道,克服各种困难挑战,再一次共创了一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再一次共享奥林匹克的荣光。”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广大参与者珍惜伟大时代赋予的机遇,在冬奥申办、筹办、举办的过程中,共同创造了胸怀大局、自信开放、迎难而上、追求卓越、共创未来的北京冬奥精神。”
4月8日上午,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充分肯定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优异成绩,全面回顾了7年筹办备赛的不平凡历程,深入总结了筹备举办的宝贵经验,深刻阐述了北京冬奥精神,对运用好冬奥遗产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明确要求。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已落下帷幕,但那些筹备时的艰辛以及赛场内外的故事依旧清晰可见,这里不仅有我省科技工作者奋斗的身影,他们孜孜以求、全力攻关,与国内其他团队一道打造出巧夺天工、世界一流的场地设施,也有体育工作者拼搏的姿态,他们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全力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
发扬工匠精神,成就伟大事业
冰雪为景,万众欢歌。在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上,奥运健儿们在赛场旋转、跳跃、滑行,他们奋力拼搏,在冰雪中激扬“一起向未来”的青春力量,尽显冰雪运动的魅力。
然而,却鲜有人知,自然状态下的降雪几乎难以满足冬奥会的赛事要求。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真正的场地用雪是靠人工造雪来实现的。
“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滑雪竞技项目,使用的几乎都是‘人造雪’。”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负责人王飞腾说,就在几年前,中国在造雪、保雪和储雪方面的技术还几近空白,甚至无法造出一条合格的“冰状雪”赛道。
成功举办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保障“用雪自由”成为关键。突破!就在这短短六年间。
2017年起,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冰冻圈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名誉主任秦大河的带领下,中国正式组建北京冬奥会赛事用雪保障关键技术研究团队,中国科学院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哈尔滨体育学院、云顶滑雪公园等科研院校和相关企业参与其中。中国科学院和科技部也先后启动了与冬奥会相关的重点部署项目、院士咨询项目和国家重点研究项目等,进一步推动雪务科技攻关。
在恶劣寒冷的气候环境下,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夜以继日、团结协作,铺雪、注水、压实、测量、分析……在成百上千次的不同注水技术与压实方法的现场试验中,获得了一组又一组数据。通过对比,最终确定了最适合当地的冰状雪制作方案。
团队还同国内企业合作,设计出“人工造雪系统智能集成系统”,该系统能够将泵站集成模块、造雪水处理集成模块、造雪管线模块等进行系统集成,能够提高造雪效率,降低雪场运行成本,大幅度降低了对环境的破坏。
造雪难题已破,如何进行雪质预测,是又一重要问题。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云顶滑雪公园建立了密集的气象观测网络,结合雪道雪质数据等关键参数,研发了雪质监测和预报技术,成功构建赛道雪质等级判别模型。
王飞腾介绍,以前能预测到公里级分辨率的雪道情况,就很不错了。现在利用新技术,可以对雪道不同位置的雪质进行提前预测。
此外,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不仅掌握了开展不同气候条件下,属地化的冰状雪赛道制作技术,还研发出了冰雪硬度测量仪和冰雪粒径测量仪等冰状雪赛道的专业监测设备。
值得一提的是,冰雪硬度测量仪和冰雪粒径测量仪等用于检测雪道雪质是否达标、雪粒是否均匀的仪器,在我国首次实现了在冰状雪赛道的监测应用。
在冬奥组委场馆运营团队支持下,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在延庆石京龙滑雪场开展了储雪试验。2017年夏季过后,60%左右的雪被成功储存,我国储雪技术取得新的突破。
王飞腾认为,团队在技术研发和降低成本上坚持精益求精的态度,是研究能否获得成果的关键,这也符合北京冬奥组委会“低碳办奥”的理念。
在冬奥会契机下,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不但实现中国在造雪、保雪和储雪方面技术零的突破,并成功造出符合奥运比赛标准的“冰状雪”赛道,还培养了我国第一批雪务方向的研究生、滑雪场技术骨干,也为我国冰雪产业发展添足马力。
“团队的多项技术突破,不仅能够对我国冰雪运动的发展提供有效支持,还能够‘反哺’团队成员的专业研究。”王飞腾说。2020年和2021年夏季,由王飞腾带领的科研团队将本届冬奥会期间采用的储雪技术,应用到四川达古冰川的保护工作中。
最终,中科院西北研究院雪务保障关键技术攻关团队研发出适合中国冰雪产业发展的雪务保障一体化解决方案,在造雪、保雪、储雪等方面,为北京冬奥会雪上项目提供了“硬气”的技术支撑和服务保障,也为我国冰雪运动产业“南展西扩东进”战略和“三亿人参与冰雪”目标提供了科技支撑。
跨界跨项选材 提升竞技体育水平
本届冬奥会、冬残奥会上,中国体育代表团首次全项参赛,勇夺冬奥会9枚金牌、15枚奖牌和冬残奥会18枚金牌、61枚奖牌,创造了我国参加冬奥会、冬残奥会的历史最好成绩。这其中,有不少甘肃人的身影。
北京冬奥会期间,我省运动员赵磊担任北欧两项项目的领滑员。虽然没能随国家队出征,但这段冬奥经历依旧令他十分难忘。“能够服务冬奥,我感到很高兴。为了冬奥圆满成功,一切付出与奉献都值得。”赵磊感慨道。
赵磊曾是我省定西市体校的一名投掷运动员,因其条件突出、天赋较高,被我省挑选参加跨项训练。经过艰苦训练和层层筛选,冬奥会前期,赵磊被选入国家越野滑雪队备战队。按照国家队运动员选拔标准,赵磊最终作为技术官员投身于冬奥会的保障工作中。
赵磊的转型,是我省大力发展竞技体育,通过跨界跨项选材提升竞技体育水平的缩影。
本届冬奥会上,中国代表团构成了史上规模最大、项目最全的中国冬奥军团。其中多个项目是“从无到有”,有35个小项实现参赛“零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跨界跨项选材的方式使得项目之间优势互补,为中国冰雪的全项目发展提供了帮助。
北京冬奥会中国代表团秘书长倪会忠介绍,此次参赛的177名运动员来自全国20个省区市,其中约有1/5的运动员是通过跨界跨项选材从事冰雪项目专业训练的,雪上项目更是有近一半为跨界跨项选材运动员,彻底改变了冰雪项目仅仅依靠个别省份输送的情况。
“这些运动员就是‘火种’,他们将成为各省区市参加全运会的基础力量,成为未来的教练员、管理者,并且带动更多的人来参与冰雪运动。”倪会忠说,在北京冬奥会的国内技术官员当中,有大量参加过前期冰雪训练的运动员和工作人员,通过他们的努力将使我国冰雪运动发展的基础更加深厚,让冰雪运动的参与面更加扩大。
甘肃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周金平介绍,自2018年国家体育总局提出跨界跨项为备战冬奥会选材的方针后,我省从柔道、田径、水上、武术、曲棍球等项目中挑选了100多名运动员参加跨项训练,本届冬奥会我省共有13人服务赛事。
“虽然没有运动员正式入选国家队,但有甘肃运动员入选国家集训队,有工作人员服务冬奥会,这也是甘肃体育为国家体育事业做出的一份贡献。”周金平说。
为推动我省冬季体育迈上新台阶,2019年12月,甘肃省冬季运动管理中心成立(以下简称省冬运中心)。这是我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又一重大举措。
省冬运中心不仅承担落实全民健身战略,组织开展大众冬季运动项目赛事活动,推广普及冬季运动项目等工作,还肩负组织运动队训练,参加各类冰雪竞技比赛,培养冬季运动项目青少年后备人才等重任。
“成立伊始,我们就对全省冰雪运动发展基础深入调研,摸清了我省冬季竞技体育家底,确定了重点发展项目和发展步骤。”周金平介绍,“我们以赛带练、以赛促练,各运动队都在积极积蓄能量,锤炼精兵。”
2021年3月,省冬运中心组织我省冬季两项、越野滑雪两项55名运动员赴静宁县开展夏训工作。随后,冬季两项运动队还转战内蒙古自治区乌兰察布市,开展为期45天的专项训练。9月17日,两支运动队伍又转战白银国家雪上项目训练基地,加强滑轮和滑雪专项训练。
刻苦训练换来丰硕成果。2020—2021赛季全国越野滑雪锦标赛、冠军赛期间,我省取得了1金1银10铜的好成绩,赵磊登上男子团体短距离(传统)比赛冠军领奖台,这是甘肃自组建冬季项目专业队以来,首次有选手在国内重大比赛中登上最高领奖台,实现新的突破。
“我们既着眼参赛,集中兵力提高技术水平,又立足长远,扩大冬季运动覆盖面,夯实冬季运动群众基础。”周金平说,全省体育部门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为契机,补缺项、强弱项,逐步解决夏季项目强、冬季项目弱的问题,推动我省冰雪运动跨越式发展。
共享冬奥遗产 “冰雪+”效应持续放大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胜利举办,举国关注,举世瞩目。这场载入史册的奥运盛会不仅惊艳了世界,更为我省发展群众体育,打造冰雪经济注入强劲动力。
自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成功申办以来,我省就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深入贯彻实施健康中国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将冰雪运动作为全民健身、带动旅游、助力冬奥的重要载体,宜冰则冰、宜雪则雪,构建全方位、立体式冰雪运动推广模式,协调联动、融合发展、全民普及、优化提升,有效加快冰雪运动推广、冰雪产业发展步伐。
2005年,我省第一家滑雪场——兴隆山滑雪场在兰州市榆中县城关镇兴隆山村建成。令滑雪场负责人吕维东意外的是,雪场刚建成,来滑雪的人就很多,经营状况很不错。一时间,兴隆山滑雪场成为兰州及周边群众冬季娱乐热门“打卡地”,这让滑雪场负责人吕维东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
同样满怀信心的,还有周金平。他认为,甘肃冰雪运动虽然起步晚、基础差、底子薄,但发展条件充分,潜力巨大,前景广阔。“我省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地域优势,气候条件很适合发展冬季户外运动。”周金平如是说。
2015年,随着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我省也迎来冰雪运动快速发展时期。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和省体育局的倡导支持下,各级体育部门不断提高对推广普及冰雪运动重大意义和多重效应的认识,结合当地特色,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组织开展各类冰雪活动,使冰雪运动成为健身时尚。
凭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东风,“冷冰雪”逐渐兴起“热运动”。“这些年,全省各地的滑雪场和滑冰场也如雨后春笋般兴建,这些场所已成为我省积极响应‘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号召、发展群众冰雪运动的主阵地。”周金平说。截至目前,全省共有滑雪场19家,滑(旱)冰场(馆)6家,俱乐部9家,仅2021年,全省参与冰雪运动近200万人次。
每逢滑雪季,天水市青鹃山滑雪场银装素裹,迎来客流高峰期。适宜的气温、优良的雪质为滑雪体验加分不少,吸引众多滑雪爱好者慕名前往。
青鹃山滑雪场地处天水秦州区平南镇孙集村,这里自然环境优美,风景秀丽,是四季休闲娱乐的综合型旅游度假区。很多前来体验的游客纷纷赞叹,在这里滑雪,既能锻炼身体,又能饱览美景,真是太惬意了!
天水市文化和旅游局负责人牛新虎感慨道,这些年滑雪场效益不错,不仅助推全市乡村旅游业转型升级,还增加了周边群众收入,鼓足了农民的“钱袋子”。
如何让“冷资源”更大地发挥出“热效应”?对此,省冬运中心不断推动体育和文化、旅游深度融合,帮助冰雪场所谋划四季经营和冬季旅游策略,推动甘肃冰雪产业又好又快发展。“我们采取多种方式,提高雪场、冰馆经营者管理水平,帮助他们降低经营成本,解决所遇难题,以此助推冰雪产业高质量发展。”周金平介绍。
2020年11月18日至20日,省冬运中心结合“第七届全国大众冰雪季”甘肃省系列活动,专门邀请国内知名滑雪企业、甘肃省旅游智库等多个领域专家,举办了全省冰雪场所安全管理培训和冰雪产业大讲堂。全省80%以上的滑雪场、滑冰场负责人参加了培训。
“培训现场不仅是学习的阵地,更是交流的平台,我们有更多机会向同行取经,对企业未来发展的信心更足了。”兰州市安宁滑雪场负责人田加合说,培训活动内容丰富,专家讲座精彩纷呈,大家都感到收获颇丰。“我将把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际工作中,转变经营理念,增强发展实力,争取让企业迈上新台阶。”
眼下,我省正不断提升冰雪产业的带动引领力,持续放大“冰雪+”效应,打好冬季旅游、冰雪运动、冰雪文化、休闲康养等组合拳,促进多产融合,带动全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周金平表示,将大力弘扬北京冬奥精神,苦干实干、坚韧不拔,努力让冰天雪地变为金山银山。
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成功举办给中国冰雪运动带来巨大的发展良机,我省将牢牢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强弱项、补短板,大力发展冰雪竞技、大众冰雪运动和相关产业,缩小与冰雪运动强省的差距,建设西部体育强省,谱写“一起向未来”的崭新篇章。(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